您当前的位: 首页 > 行业数据 >

硕士毕业答辩当晚奔赴“生命之约” “95后”女医学生捐髓救人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23-06-04 08:56:06

余书婷病房留影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晏雯 通讯员宁亚飞)5月29日,武汉一家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迎来一位特殊的捐献者。她叫余书婷,26岁,是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今年夏天,她将成为湖北一家医院的儿科医生。


(资料图)

6月3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余书婷。

圆圆脸、月牙眼,笑起来像个孩子,这是余书婷给人的第一印象。她告诉记者,小时候她就树立了救死扶伤的理想,高考后成功进入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就读。

大一时,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余书婷看到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招募信息。她当即报名,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21年7月,余书婷接到中华骨髓库通知,她与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当时她正在紧张备考执业医师考试,但为了拯救生命,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积极配合骨髓库工作人员,做了前期体检工作。后来,因为患者病情变化,移植工作终止,余书婷感到十分遗憾。

硕士研究生阶段,选择专业的时候,成绩优秀的余书婷选择了相对冷门的儿科。“我喜欢孩子,看到孩子的笑脸,我也很开心。”余书婷说。

今年4月,即将硕士毕业的余书婷,忙着毕业答辩、规培结业、寻找工作等事宜。这时,她再次接到中华骨髓库的配型成功通知。

“作为一名医学生,有机会在正式执业前挽救一条生命,我觉得很幸运。”余书婷说。她克服各种困难,配合移植工作。

5月24日,硕士论文答辩当晚,余书婷收拾行李入住酒店,为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做准备。接下来的几天里,她每天要打2针动员剂。面对缓慢皮下注射的疼痛,以及注射后的低热、腰椎疼痛等症状,她都默默忍受。

5月29日,余书婷进入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她在病床上躺了5个小时,期间为了保持血液流动速度,她不间断地捏了5个小时的“皮球”。最终,她成功捐献了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她也因此成为全国第15313例、湖北第57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能够拯救生命,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余书婷说,她把这次捐献经历当成了自己从医前的特殊“岗前培训”,“从此以后,世界上多了一个和我‘血脉相连’的人。希望这位不知名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好好生活。我也会铭记自己学医的初心,努力帮助更多的人。”

关键词:
大鹏新区全面实现特殊群体政务服务“零跑动” 四条实施路径发力

8月2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2周年的特别日子里,大鹏新区为特殊群体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在全市率先对老弱病残幼孕六类特殊群体实现全

深圳商报 2022-08-29
深圳将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 前7月汽车制造业增长105.9%

市政协近日举行政情通报会,市委大湾区办、市科创委、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通报最新的发展状况。记者了解到,为加快落实促消费30条,《深圳市

深圳商报 2022-08-29
中国电信首发天翼量子高清密话

在5月17日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到来之际,中国电信发布业内首款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VoLTE加密通话产品——天翼量子高清密话。该产品采用国产

2022-05-16
郑州发布96号通告:部分区域实行分类管理及调整封控管控区域

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部分区域实行分类管理及调整封控管控区域的通告(2022年96号)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经郑州市疫情防控

2022-05-16
点赞!郑州市这些家庭和个人上榜了!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全国妇联共表彰997户全国五好家庭,200个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198名全国家庭工作先进个人,揭晓997户全国最美家庭

2022-05-16
今日,周口项城有序恢复中心城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项城市中心城区和郑郭镇11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经专家组研判,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5月16日零时起,

2022-05-16

Copyright ©  2015-2022 西南数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8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