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 首页 > 行业数据 >

《“惩治网暴20条”依法维护网民合法权益》后续报道 第一时间保存证据就近报案 记者问计法官民警 为普通公众如何应对网暴支招

来源:湖南日报 2023-06-20 12:18:53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罗霞

“在当前网络几乎深度链接到每一个人的环境下,如果不自觉抵制网络暴力,它将可能施加在任何一名网民头上。”6月13日,本报刊发了《“惩治网暴20条”依法维护网民合法权益——业内人士表示相关立法将有效破解惩治网暴立案难、取证难、公诉难》的报道,引发读者热烈讨论。不少读者询问,普通公众在遭遇网暴时,要如何积极寻求专业人士和亲朋好友的帮助?记者寻访了法官、律师、心理学等方面专业人士,对此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收集证据就近报案


【资料图】

网络信息时代,遭遇网暴,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尽量关闭添加自己为好友的路径,防止网暴者检索到自己的各类数据。不在各种流量平台发布自己的照片、视频以及位置信息,针对手机安装的各类APP,配置个人信息为全部私密,也就是不对任何人开放。”郴州市公安局网技支队邓路华提醒,在各大主流互联网媒体上发布作品的同时,普通网民切记重点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当遭遇肆意谩骂、恶毒攻击、披露隐私等网暴行为,能不能以同样的方式回击?

“当然不能。”湖南君见律师事务所律师伍曾嵘开门见山,明确指出以暴制暴的方式不可取。那是否意味当公众遭遇网暴只能承受?

“被网暴不是不能回击,而是要注意方法。”伍曾嵘表示,公众遇到类似网暴事件,首先要固定好证据。

如遇到身份信息、家庭住址等公民个人信息被侵犯,或采用侮辱性毁谤性言语进行攻击,对公民造成重要影响,或证实相关网暴证据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均可以诽谤罪、侮辱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情况向公安机关报警,本人居住或工作地就近公安机关最佳。

伍曾嵘说,证据可分语音类、言词类、图片类等类型证据,如在电话或语音时录音,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保留好原图、聊天记录或截屏保存,对微博等平台上的点击、转发等的数值进行截屏保存。“证据的提交要保持完整性,只要不是故意摘取删减的证据都是有效的”。

不构罪的网暴行为可向法院起诉

并非所有的网暴行为均能构罪,若经公安机关审查不构罪的,该怎么办?

“在网络上针对个人肆意发布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信息的网络暴力行为,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有的造成了他人‘社会性死亡’甚至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浏阳市人民法院审管办副主任、员额法官许玉君表示,若不构刑事犯罪的,但符合侵害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的,可在收集证据后,直接向法院起诉,请求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民法典》第990条规定,人格权主要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名誉是对他人的品德、声望、才能和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行为人如果存在捏造、歪曲事实或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等情形的,或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许玉君告诉记者,证据收集如微信朋友圈、短信、电子邮件、抖音等截图均可,“切忌以暴制暴,这种行为若超越法律边界,不仅可能构成侵权行为,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构成犯罪,受害人可能变成施害人”。

切忌钻入心理死胡同

面对网暴,除采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应对外,是否还有其他途径处理?

湖南李丽心灵教育中心创始人李丽认为,当公众面对网暴行为,切记保持冷静,不要因为一时的恐慌而做出非理性行为。如曝光信息确实是错误或有误导性,及时联系当事人或相关网络平台进行修正或辟谣。

“网络上一些不堪入目的言语,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严重心理创伤,还会让受害者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境况。”李丽说,如果没有经验和能力自行应对时,可以向相关专业机构寻求帮助,也可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寻求帮助,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并共同制定应对策略。

“最主要的是不能钻进心理的死胡同。一定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与疏导,获得更多心理上的干预与支持,守住心理的最后一道防线,避免出现严重的悲剧性后果。”李丽表示。

关键词:
大鹏新区全面实现特殊群体政务服务“零跑动” 四条实施路径发力

8月2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2周年的特别日子里,大鹏新区为特殊群体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在全市率先对老弱病残幼孕六类特殊群体实现全

深圳商报 2022-08-29
深圳将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 前7月汽车制造业增长105.9%

市政协近日举行政情通报会,市委大湾区办、市科创委、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通报最新的发展状况。记者了解到,为加快落实促消费30条,《深圳市

深圳商报 2022-08-29
中国电信首发天翼量子高清密话

在5月17日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到来之际,中国电信发布业内首款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VoLTE加密通话产品——天翼量子高清密话。该产品采用国产

2022-05-16
郑州发布96号通告:部分区域实行分类管理及调整封控管控区域

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部分区域实行分类管理及调整封控管控区域的通告(2022年96号)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经郑州市疫情防控

2022-05-16
点赞!郑州市这些家庭和个人上榜了!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全国妇联共表彰997户全国五好家庭,200个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198名全国家庭工作先进个人,揭晓997户全国最美家庭

2022-05-16
今日,周口项城有序恢复中心城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项城市中心城区和郑郭镇11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经专家组研判,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5月16日零时起,

2022-05-16

Copyright ©  2015-2022 西南数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8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